在季后赛的舞台上,哈登的形象似乎被定格在了关键时刻的失利。此前,季后赛G5场均贡献11分、5篮板和7助攻的哈登,却在今年的首轮天王山之战中表现平平。那场比赛,他9次出手仅命中3球,仅得到11分、8篮板和5助攻。更令人注意的是,他的正负值全队最低,这似乎印证了公众的普遍看法——哈登在关键时刻常常会拉胯。
然而,哈登的眼睛里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芒。他曾经积攒的好声誉,在一场比赛中被彻底打回原形。但哈登并非没有尝试去打破这个定律。比赛一开始,他斗志昂扬,如同TNT解说形容的那样,“早早开启了攻击模式”。在G5的首节,哈登确实是快船全队的进攻发动机,4次出手便有2次命中,贡献了全队最高的6分。
然而,进入第二节,哈登的表观开始发生变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在3分49秒的时间里没有一次出手,没有得分、篮板和助攻。对于一名持球大核来说,这样的表现显然是不正常的。而从斗志昂扬到无所作为的转变,必定有某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反差。
掘金队显然意识到了哈登的重要性,他们知道不能让哈登轻松地发起挡拆或一对一单打。因此,他们采取了动态防守的策略,与哈登进行“斗智斗勇”,并不急于暴露自己的防守意图。他们成功地限制了哈登的运动战表现,使得他的回合使用率降低至20.7%,远低于系列赛的平均值。此外,他的助攻率仅为29.4%,而失误率却高达44.4%。
在掘金严密的防守下,哈登的一举一动都无所遁形。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定似乎都被对手看穿。当他在大空位上投出力度不着边际的球时,所有人都明白他的状态已经出现了问题。从第二节开始,哈登的斗志逐渐消失,他的肢体动作透露出消极和无奈。
尽管如此,哈登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他在比赛中也尝试为球队做出贡献。例如,他在防守约基奇方面做得很好,多次阻止了对方的进攻。然而,在天王山之战这样的大舞台上,以及过往G5拉胯的惯例下,哈登的表现被放大了。互联网上的舆论也倾向于痛打落水狗。
对于快船队而言,他们需要在背水一战的G6中依靠哈登的发挥来扭转局面。但种种信号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哈登在比赛后的态度也让人担忧——在输球后他早早离开球馆。而且,根据他的季后赛G6的历史数据,他的表现并不理想。场均得分、助攻以及命中率都不尽如人意,战绩也以3胜12负告终。
这一切都使得哈登在G6能否支棱起来的问题上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哈登在快船队的攻坚任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现在,我们只能期待他能在G6中找到状态,为球队带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