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队在主场遭遇了一场令人遗憾的失利,以大比分0-3落败,最终仅以微弱的分差惜败。纵观三场比赛,辽宁队总共输给了广厦队56分,几乎每场比赛都在三节时就已失去悬念。特别是在G2大战中,当第三节还未结束时,王博教练就已经换下了主力球员大秋,转而启用许钟豪。尽管在G3生死战中情况稍有好转,王博没有提前撤下主力,但辽宁队依旧未能扭转败局。
这一轮系列赛,辽宁队的失利暴露出三个严重问题。首先,赵继伟在被包夹后,第二持球人如何延续进攻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里也时常出现,但当时的辽宁队有郭艾伦、莫兰德和巅峰状态的弗格等人能够解决问题。而现在,这些球员有的已经离队,有的则因年龄原因状态下滑。替补席上的王岚嵚、鄢手骐等人在关键时刻难以承担重任,这使得赵继伟在比赛中独木难支。
其次,辽宁队的锋线完全处于下风。尽管广厦队的赵嘉仁因伤无法出战,但朱俊龙和农纳利的出色表现让广厦队的三号位实力不减。张镇麟因伤在身,速度和投射能力都无法与对手相匹敌,三场比赛下来场均仅得6.6分、0.3个篮板和2.3次助攻,与去年季后赛大杀四方的他判若两人。
第三个问题则是内线的全面崩溃。这个问题显得尤为无解,两队在G3大战中的篮板球比拼中,辽宁队以32-50落后于广厦队。整个系列赛中,辽宁队的总篮板数也以116-141落后于对手25个。尽管在G2比赛中,辽宁队的篮板球稍有起色,但最终仍以惨重的失利告终。这反映出两队在实力上的真实差距。辽宁队的内线球员付豪、李晓旭、韩德君和奥利弗的表现在场上给人的感觉是老气横秋,而广厦队的内线则显得活力四射。
面对如此严重的内线问题,许多球迷和媒体都质疑为何在G3生死战中,杨鸣教练仍选择让老将们上场并承担输篮板的责任,而不给年轻的刘雁宇、张陈治锋等人机会去尝试改变局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G3大战之前,沈阳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背水一战,辽篮须重拾信心和决心》,其中提到了辽篮在这场G3中需要加强篮板保护、每个人都要积极拼抢并变阵以搅乱对手节奏的建议。文章中还提到了去年类似情况下辽篮启用奇兵刘雁宇等年轻球员的成功经验。然而在这一场关键比赛中,杨鸣却选择了坚守老将阵容的战术。
从多个角度分析来看,杨鸣教练的这一决策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老将的过度依赖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教练的固执性。只要玄冥二老还能打球,他就倾向于继续使用他们而非启用替补球员。这种决策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球队的活力和变化性。
在采访中杨鸣教练也总结了球队失利的原因并强调了信心和决心的重要性但并未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在于球队年龄偏大导致体能不足的问题。直到被广厦队横扫后他才承认是外援、老龄化以及伤病等问题导致了失利教练组和俱乐部都需要承担责任。
杜锋教练的战术决策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对比虽然他曾经在关键比赛中进行大胆的换人尝试但这种决策也可能带来风险和损失考虑到张明池和刘雁宇等年轻球员的出场经历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看出教练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总的来说辽宁队的失利暴露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球员的伤病、年龄以及教练的战术决策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年轻球员的培养和选拔以及教练的战术调整等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辽宁队走出低谷重返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