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胜泰国队后,U17国足终于打破了自2014年以来在U17亚洲杯上未曾取胜的困境。当时,球队上下充满了夺冠的决心,但最终未能晋级淘汰赛阶段,这令众多球迷感到失望。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U17国足的战绩急剧下滑,其中中方教练的“掣肘”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回顾和平杯、U17亚洲杯预选赛,球迷们对U17国足在亚洲杯上的表现感到更加惊讶。与之前两项赛事时相比,这支球队的表现简直像变了个人。主教练的战术、用人以及球员的状态、表现,都与之前的技战术特点、精神面貌相去甚远。
尽管主教练仍是上村健一,主力阵容也保留了大部分球员,但球队的表现为何会如此一落千丈呢?在比赛过程中,U17国足曾能够通过流畅的配合制造出破门良机,并利用高压逼抢创造出机会,尤其是在与韩国队的比赛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现在,他们却从流畅的传球变成了只会开大脚。
这支球队内部显然出现了问题。据内部人士透露,上村健一的战术并没有得到全队的认可。他的安排有时会遭到否定,而训练时也存在着一些组织上的问题。这导致他的战术在执行上受到影响,球队的配合变得混乱。
一位在教练组任职的教练向媒体人苗原透露了更多的内情。上村健一要求的是高压逼抢战术,但有些教练认为大赛防守更为重要,私下里找球员谈话,希望改变战术打法。这种干涉战术的做法对球队的士气和战术执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中方助教与上村健一的日本助手之间还出现了肢体冲突。据苗原透露,在海外备战期间,一位日本助手误闯中方教练布置的训练场地,双方从言语冲突迅速升级到了肢体冲突。
不仅如此,还有与上村健一共事的教练表示他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他们认为上村健一完全把中国当做了日本,没有为中国足球做出任何改变。他的脾气冷硬,使得国内教练很难与他共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他和整个团队执教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对于这种两极的评价,苗原指出这是中日足球人在文化思维、处事方式以及足球理解上的差异在工作中的体现。然而,研究日本足球的博主大兵小将足球则反驳了这一看法。他认为日本足球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日本足球的长期发展计划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很多。因此,他认为中国足球界应该更加谦虚地学习外国足球智慧,而不是请外教来之后进行干涉或让外教融入不适合发展现代足球的文化中。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反思时刻。中国足球界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而不是继续陷入内耗和争执之中。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中国足球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