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时报》的新黄河客户端近期发布了一篇关于山东泰山足球队的深度报道。文章中提到,泰山一线队目前正面临新老交替的难题,尽管青训体系孕育着大量的宝藏,但这些宝藏却难以迅速“变现”。
在中乙联赛中,泰山B队的表现可谓亮眼。经过五轮的激烈角逐,他们以2胜3平的战绩保持不败,以9分的成绩位列中乙北区第三。即使在中乙征战的第二个赛季,泰山队青年军在阵容不整、多次面临人员调整的情况下仍能稳步前进。这一批年轻的球员不仅数量众多,更是展现了不凡的天赋和潜力。其中不乏有实力的球员如依木兰、陈泽仕等,一旦他们伤愈回归,队伍的竞争力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然而,泰山一线队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虽然梅帅军、史松宸等小将已经获得了出场机会,但由于队伍核心阵容在中超联赛的平均年龄偏大,且受制于系统性的规划,泰山一线队的新老交替进程显得相对缓慢。主帅崔康熙似乎也面临着推动球队年轻化进程的挑战,这无疑让年轻球员的出场机会和锻炼价值受到了限制。
其中,史松宸本赛季虽然已经出场三次,但每次比赛的场景都大不相同。他在某些比赛中替补登场,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但也在其他时候因为门将王大雷的回归而失去了展示机会。这不禁让人思考,年轻球员在泰山一线队中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他们的出场机会是否真的足够?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泰山的青训体系在中超层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线队中,由本土青训培养出的球员尚未成为核心力量。本赛季,“B名单”政策的出台原本被视为对泰山队有利的消息,因为它打通了一线队与青年队的通道,为年轻球员提供了更多的出场机会。但现实却是,像依木兰、陈泽仕这样的被寄予厚望的年轻球员,仍然未能看到进入一线队的希望。他们相比曾经的国字号队友如王钰栋、朱鹏宇等人,必须经历更长时间的等待和挑战。
总的来说,泰山队在青训和年轻球员的培养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但如何更好地将青训成果转化为一线队的实力,如何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出场机会和锻炼价值,仍是泰山队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